香港的教育改革進行了十多年,雖不致於「朝令夕改」,也確是令一般家長無所適從。身為家長的我們,由小朋友進幼稚園、小學至中學都緊張不已!特別現今的學校五花八門,有津貼、私立的中、英文或全英文幼稚園;官津、私立、直資的中、小學;傳統名校、新開辦的資優學校、國際學校等等,真有如〔劉姥姥入大觀園〕,看得你眼花瞭亂!
我自己選校的經驗是:幼稚園是讓小朋友開心、喜歡返學的地方;小學最好能衡量小朋友的學習能力、家長參與和協助的情度來決定;中學則跟據子女當時的學業進度、個性和學習態度來選校。我自己的小朋友選幼稚園和小學時,最重要是就近住所、是同一宗教,我又能夠協助他們學習進度,並保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,養成自我溫習和學習的態度。中學則跟據他們當時的成績、自我約束和學習能力,以他們的意願為首要選校條件。
以我自己的經驗是:讓小朋友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和自信是非常重要的,「寧為雞口,莫為牛後」是我經常說的。即是說小朋友入讀的小學可以較普通的,只在學業上維持中上成績,自己又能應付學習,為他自己的學習打好了基礎;好過入讀了名校,而他未能掌握學習的竅門,經常出現成績不理想,又不停的補習功課,令致對自己失去信心、又或對學習失去興趣、放棄自己為佳!因為升中學時,只要你的成績在學校是頭10名,大部分的中學都樂於收錄此等學生,否則成績表內幾年「滿江紅」,次一級的學校都不會考慮的!
讓小朋友自小養成閱讀習慣、生活有規律、培養一、二個的興趣、活動作為心身的調節,多與小朋友到戶外活動,這都是讓小朋友在緊張的學習中釋放和維持親子關係的方法!
Nick Vina Artisan Bakery
11 年前